企業名稱:焦作市佰役安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聯系人:劉總
電話:400-022-6888
郵箱:1764255232@qq.com
網址:www.bootcampfinders.com/zgbaiyian.cn
地址:焦作市詹店工業園區園區路6號
國內發酵飼料應用現狀
國內在20世紀90年代后開始關注和研究發酵飼料,但種種原因一直沒能很好的推廣應用。從2012年起,生物飼料呼聲加緊,生物飼料、發酵飼料再次成為新寵。但我國發酵飼料的普及率還很低,發酵飼料且以固態發酵飼料為主,以發酵液體飼料的飼喂模式則剛剛起步。
我國發酵飼料的發展與我國的國情及飼料資源短缺息息相關。首先,我國優質蛋白質飼料資源嚴重不足,大豆和魚粉的對外依存度已超過70%。魚粉由于受全球環境污染、過度捕撈等影響,產量波動很大;加之產地分布不均造成市場壟斷,致使魚粉價格居高不下,也給我國的養殖業帶來了沉重負擔。因此,我國發酵飼料的應用首先是通過發酵豆粕、棉粕、菜粕以及DDGS等植物性蛋白飼料原料來提高現有蛋白質飼料資源的利用率,以緩解我國蛋白飼料資源緊缺為目的。許多文獻綜述了微生物發酵餅粕蛋白飼料的特色、功能以及開發利用情況,這里就不再贅述了。其次,我國糧食資源緊缺,而另一方面非常規飼料資源豐富,種類多。全國有各類雜粕、糟渣資源近2億t,但由于其粗纖維含量高、含有抗營養因子或營養價值低等因素致使其開發利用率不高,發酵飼料這不僅造成了很大的環境污染,同時也是巨大的資源浪費。
另外,我國每年農作物秸稈7億多t,大部分直接還田或被燒荒丟棄。通過微生物對這些糟渣類資源和秸稈進行發酵處理,可以提升其營養價值并在養殖業中得到充分利用,可以緩解我國飼料原料供應不足的困境。因此,我國發酵飼料發展應用的另一種常見形式是以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副產物的深度利用為出發點的。劉勁松等以玉米秸稈和豆粕為主要原料,接種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獲得了感官評價不錯和益生菌含量較高的發酵飼料。中糧集團農產品加工副產物極其龐大,僅以中糧生化專業化平臺公司為例,其下有13家二級子公司玉米深加工企業,年加工玉米600萬t以上。而每加工1t玉米,可產生玉米漿0.09t、胚芽粕0.07t、玉米蛋白粉0.056t、玉米麩皮飼料0.13t,這些副產品很多都沒有充分利用。從2015 年5 月以來,中糧生化(安徽)利用玉米、木薯等加工副產物以及其它農業加工副產物,通過添加微生物進行發酵生產發酵飼料聚酶肽、酸益壯等產品。這些產品深受市場歡迎,截止目前已經生產銷售了3萬多t,并很快將有新的生產線上馬。中糧生化的酸益壯產品在肉雞養殖試驗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肉雞生長性能,降低了料重比,提高了養殖收益。像中糧生化這樣將生產、副產物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既提升了副產物的價值,又能保護環境,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也正為國內更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所借鑒和復制。
目前,我國固態發酵飼料還是以酵母菌、芽孢桿菌為主的好氧發酵為主。并且我國大部分發酵飼料廠采用沒消毒的原料進行發酵。這些原料一般都會含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病原菌及其他雜菌。好氧發酵較難抑制雜菌生長,容易污染。同時好氧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和氣體,造成飼料能量和重量的較大損失。此外,發酵飼料大規模固態發酵生產的產品質量穩定性很難保證,加之檢測成本較高,安全性評價不夠,限制了發酵飼料產品的推廣。同時由于各個發酵飼料廠技術水平和發酵條件參差不齊,產品也是良莠不齊,需要進一步規范。由此可見,我國目前的發酵飼料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