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名稱:焦作市佰役安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聯系人:劉總
電話:400-022-6888
郵箱:1764255232@qq.com
網址:www.bootcampfinders.com/zgbaiyian.cn
地址:焦作市詹店工業園區園區路6號
犢牛腹瀉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犢牛腹瀉又稱犢牛拉稀,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是犢牛常發的一種胃腸疾病,是小牛死亡的Z常見病因,但良好的飼養管理可防止腹瀉。大多數致命的腹瀉病發生在出生后的頭兩個星期。隨著小牛的生長,小牛對傳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急劇提高,但3—4周齡的小牛對傳染性疾病仍具有較高的易感性。下面發酵飼料廠家具體來了解一下:犢牛腹瀉的臨床癥狀及犢牛腹瀉的防治措施。
一、病因分析
1.消化不良:通常是哺乳犢牛容易發生,主要是由于母牛尤其是妊娠母牛飼喂營養不全的飼料或者犢牛飼養管理不規范等,都會導致機體發生消化不良性腹瀉。例如,母牛妊娠后期飼喂缺乏某些營養物質的飼料,會導致后代犢牛抵抗力低下;新生犢牛過晚吮食初乳或者沒有定時、定量進行人工哺乳,或者乳溫過低或者過高;哺乳期飼料不合理,犢牛受寒或者舍內過于潮濕,衛生條件較差等都能夠誘發腹瀉。
2.免疫力低下:犢牛產出后的Z初幾天具有非常微弱的免疫力,此時主要通過吮食初乳獲得基本的抗體,從而避免其發生應激反應以及感染疾病。但如果飼養管理不當,導致過晚吮食初乳、吮食不足,或者完全沒有吮食,都會導致犢牛無法獲取充足的母源抗體來保護自身,從而引起腹瀉。
3.病原感染:犢牛感染病原體引起的腹瀉,主要是大腸桿菌、病毒、犢牛隱孢子蟲、球蟲。由于感染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通常是由于衛生環境較差而經由口腔感染病原菌。另外,部分能夠導致犢牛抵抗力減弱的因素以及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還能夠繼發引起其他細菌性傳染病。一般來說,大腸桿菌、病毒和隱孢子蟲、球蟲是導致腸道發生感染的主要病原。為了鑒別診斷,下面詳實敘述:
?。?)犢牛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Z常見的是急性腸炎癥狀,糞便病初通常是先干后稀,為淡黃粥樣惡臭便,繼之為灰白色或水樣便,有時帶有泡沫,隨后排便頻繁且多帶腥臭味,有的呈腐臭味。排水樣糞便時,往往不沾尾毛,如不注意觀察易被忽視。病程中期則肛門失禁,常有腹痛,體溫升高到40℃以上。后期體溫降到常溫以下,昏睡,其死亡率在10%左右;如發生菌血痢則體溫升高,脈搏急速,呼吸增數。結膜潮紅或暗紅,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絕,腸音亢進,以后多減弱,有的有腹痛表現。由于劇烈腹瀉,患病犢牛脫水而迅速消瘦,眼窩凹陷,皮膚干燥,彈力減退,排尿減少,血液濃縮。如不及時搶救,可在1~3d內死亡。
?。?)犢牛病毒引起的腹瀉:往往突然發病,迅速擴散流行,新生犢牛排灰褐色水樣便,混有血液、黏液,病犢極度沉郁、厭食,腹瀉過后還恢復食欲,往往因過量采食而復發。犢牛受輪狀病毒感染主要發生在1月齡以內,潛伏期為15h至4d。主要癥狀為沉郁、厭食,并發生脫水性腹瀉。發病期可持續1~8d,年齡越小,發病時間越長。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如沒有大腸桿菌的協同作用,24h即可痊愈。如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則病犢體溫升高,白細胞減少,Z后可死于消化道潰瘍引起的出血性腸炎,以及局部淋巴結、集合淋巴結、脾臟和胸腺內淋巴組織缺乏癥。冠狀病毒感染后的潛伏期為19~24h,其臨床癥狀和腸道病變比感染輪狀病毒時嚴重,而且即使沒有大腸桿菌并存,冠狀病毒引起的腹瀉也可使1周齡以上的犢牛死亡。
?。?)犢牛隱孢子蟲引起的腹瀉:
表現厭食,進行性消瘦,病程長,時斷時續的水樣便,便中潛血,并含有黏液。由飼養管理不當引起的腹瀉,多發生于哺乳期。病初,多呈粥樣稀便,淡黃色、灰黃色乃至灰白色。以后,有的排水樣的深黃色,有時呈黃色,也有時呈粥樣的暗綠色糞便,臭味不大,若病情嚴重時有腥臭味。肛門周圍、尾毛、飛節及股部常附有糞便。病犢體溫一般正常,或稍高或者稍低。脈搏、呼吸稍加快,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廢絕,多喜臥。此外,糞便帶酸臭氣味,且混有小氣泡及未消化的凝乳塊或飼料碎片。腸音高朗,并有輕度臌氣和腹痛現象。心音增強,心搏增速,呼吸加快。持續腹瀉不止時,由于組織、細胞缺水則皮膚干皺且彈性降低,被毛粗亂失去光澤,眼球凹陷。嚴重時站立不穩,全身戰栗。病至后期,體溫多突然下降,四肢及耳尖、鼻端厥冷,終至昏迷而死亡。
二、臨床癥狀
患病犢牛會排出白色或者黃色的稀薄糞便,其中混雜有黏液、血液以及脫落的黏膜且散發異味,甚至是散發腥臭味,且糞便往往會黏附在肛門周圍、尾根。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廢絕,頭部,腹部緊縮。隨著病程的進展,病牛發生明顯的脫水,被毛粗糙,皮膚失去彈性,雙眼塌陷。表現出怕冷,起立緩慢且比較困難,甚至發生癱瘓而無法站立。發生劇烈腹瀉的病牛,排出的糞便從淺黃色粥樣變成淺灰色水樣,其中含有血絲、凝血塊以及氣泡,并散發惡臭味。發病初期會用力排糞,后期肛門失禁,自行流出,污染整個后軀,Z終由于嚴重衰竭而只能夠臥地不起。
三、診斷要點
主要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可作出診斷。但要確診必須根據病理變化,腸道微生物的檢查,患病犢牛糞便檢查,必要對哺乳母牛的乳汁進行驗分析(可消化蛋白、脂肪、酸度等),所得結果進行綜合診斷。除從臨床上鑒別以外,在流行病學上注意,也可提供參考依據。如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多發生在l~3日齡;病毒引起的多發于冬季,冠狀病毒多引起3月齡以內的犢牛發病,輪狀病毒多發生在4~14日齡;隱孢子蟲感染6~17日齡犢牛,無季節性;如呈暴發,任何年齡都可發生,有發熱和高死亡率,可能是沙門氏菌引起,用糞便行細菌培養可鑒定;如營養好的犢牛發生嚴重的腸出血性毒血癥,迅速死亡,則可能是B或C型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可用糞便涂片檢查;如因腹瀉而長期使用抗菌劑而變成慢性腹瀉,可能為變形桿菌或假單胞菌屬和霉菌中的念珠菌屬。
四、防治措施
由于引起犢牛腹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故對本病的治療,應采取包括改善衛生條件、食餌療法、藥物療法、補液療法等措施的綜合療法。維護心臟血管機能,改善物質代謝,抑菌消炎,防止酸中毒,制止胃腸道的發酵和腐敗過程是治療犢牛腹瀉的原則。
1.首先應將病犢置于干燥、溫暖、清潔、單獨的牛舍或牛欄內,并厚鋪干燥、清潔的墊草(特別是哺乳期的犢牛);消除病因,加強飼養管理,注意護理。
2.為緩解胃腸道的刺激作用,應根據病情減少哺乳次數或令患犢禁乳(絕食)8~10h,在此期間可喂給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每次300ml;為確定病因,有化驗條件的單位應盡量通過實驗室檢查,選用相應藥物進行治療。如無化驗室條件,可按以下方法治療。
(1)灌服:犢牛止痢寶6片加磺胺脒片10片,加牛羊佰役按每100斤體重50克。一天1-2次,連續三天。
(2)注射:黃芪多糖注射液加恩諾沙星注射液,一天1-2次,連續三天。
醫囑:
犢牛嚴重腹瀉單純依靠藥物治療還不夠,必須及時補充體液。這是因為犢牛腹瀉,會使體液以及電解質大量損失,從而引起犢牛脫水。所以要預先準確估計出體液損失情況,并依次補給必要的體液治療犢牛腹瀉可選用的補液處方如下:飲用0.9%鹽水500~1000ml。發酵飼料廠家另外應加強腸道有益菌的補充,在犢牛日糧中按每100斤體重50克添加佰役安,以達到改善腸道有益菌群修復小腸絨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