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名稱:焦作市佰役安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聯系人:劉總
電話:400-022-6888
郵箱:1764255232@qq.com
網址:www.bootcampfinders.com/zgbaiyian.cn
地址:焦作市詹店工業園區園區路6號
代替抗生素:非瘟在豬場被傳播的幾大因素分析
作為病毒性豬病的一種,非洲豬瘟具有高致病性、多系統損傷、高死亡率等特點,作為非洲豬瘟病毒僅有的自然宿主,處于各個階段的生豬均有感染此病的可能,我們應當明確一點,要想較大程度降低發病幾率,養殖人員要了解此病的基本情況、發展狀況、感染途徑等,從源頭處切斷傳播疫病的途徑。
2018年8月非洲豬瘟傳入我國以來,整個養豬行業的焦點幾乎全部聚焦在非瘟防控上。2019-2020年,防非取得階段性成果!
但是今年以來,隨著非瘟病毒疫苗毒株、變異毒株、弱毒株等不同毒株的出現,使非瘟防控愈加復雜,特別是疫苗毒株、變異毒株導致的臨床癥狀輕微、間歇性排毒等特點,更是給豬場非瘟防控增添了更多困難。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和2020年之前相比,當下非洲豬瘟病毒的流行特點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具體表現為:致病性由烈性轉為溫和,確診由簡單轉為復雜,由典型轉為模糊,流行特點由點式暴發到地方流行。
說白了就是,以前感染了非瘟病毒從發病到死亡時間很短,現在時間拖得很長,以前發病可能有10種癥狀表現,很容易識別,而現在可能只有3種癥狀,很難發現。而這些特性都讓非瘟病毒潛伏周期更長、隱蔽性更強,等到豬場察覺發現異樣時可能整個豬場已經全部被污染了,造成的損失更大,并且難以凈化,甚至導致與其他疾病的混感機率增加,各類疾病的綜合發病率大大增加,豬場變得脆弱不堪。
更具挑戰的是,變異毒株出現后讓業內在2018-2020年積累的非瘟拔牙技術(以臨床癥狀為出發點,進行準確檢測、快速拔牙的方案)面臨失效的可能。一時間,面對變異的非瘟,豬場的生物防控失去了抓手,養殖戶變得焦慮。
發酵飼料廠家提醒哪些因素容易導致非瘟中招?
人員外出
有些豬場因人員外出,如孩子在外上學,定期來回,可能因消毒不嚴格等導致豬場發病。還有些豬場發病與豬場員工自己做飯有很大的關系,因食材到菜市場外出回來消毒不嚴格等,令病毒進入豬場內部,導致發病。
收豬車
此類車是較多的傳播途徑,很多場都很重視這一塊,包括一些屠宰場也開始檢測豬只是否攜帶非瘟。多數豬場做法是,要求拉豬車到場前進行清洗消毒,到裝豬臺后再進行消毒,甚至有些豬場自己購買轉運車,賣豬先將豬趕到轉運車,再轉到賣豬車,回來后要點對轉運車進行消毒。
老鼠、飛鳥、蚊蠅等生物
老鼠本身不會感染攜帶非瘟病毒,但如果臨近豬場發病清場,沒有食物會造成老鼠遷移到附近豬場,很容易從爪子、身上機械性傳播過去。
有規模豬場發生非洲豬瘟,各方面排查都沒有漏洞,懷疑可能因為鳥群的棲息帶來病毒。同時經過對某省發病小規模豬場調查,發病豬場幾乎都是開放式豬舍,鳥等可以直接飛到豬舍里去。同樣,和老鼠一樣,鳥本身不會感染也不會攜帶非洲豬瘟病毒,但不排除在發病豬場吃飼料或豬糞上采食灑落飼料,機械性傳播過去,都是有可能。
制度混亂
有個別規模豬場是因為管理及技術人員變動,導致生物安全措施實施混亂,導致執行不嚴格,引起發病。
鄰近豬場發病
有豬場自身生物安全做得很到位,鄰近二三百米的豬場發病,發病場豬只調動。一周后該豬場懷孕母豬出現不食、流產等情況。
經過檢測確診感染,原因可能是豬場靠近路邊加上鄰近豬場發病,加上冬季干燥,豬糞的粉末由風傳入或進場車輛軋過帶入場內所致。
外場購豬
有些豬場看準豬市行情,豬場有空余地方,加上仔豬行情非常低,從外界購入大量豬只育肥,結果導致豬場發病。
不注重豬場消毒保健
消毒是阻斷疫病傳播的重要措施,傳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滅停留在不同的傳播媒介物上的病原體,以切斷傳播途徑,阻止和控制傳染的發生。定期采用抗毒增免藥品保健,使豬群在應對各種病原微生物及環境應激時有足夠能力與之抗衡。以上是生物安全外的防非的另外一道屏障,然而一些養殖觀念落后的養殖戶不重視,導致豬場中招。
當然,非瘟的防控包括但不局限于嚴防以上漏洞,非瘟防控也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我們加強意識,制定計劃,嚴格執行。